Search


跳躍訓練關鍵在於將下肢髖(臀大肌)、膝(股四頭肌)、踝(腓長肌)關節的肌肉協調並爆發得宜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跳躍訓練關鍵在於將下肢髖(臀大肌)、膝(股四頭肌)、踝(腓長肌)關節的肌肉協調並爆發得宜,令其伸展收縮如強力彈簧一樣(我諗起喼神),將身體重心(center of mass)升起。
然而,跳一個36', 42' 或更高的跳箱,除了炫耀以外,對運動表現提升不會有太大進展。

跳高箱時,跳者往往忽略下肢帶動身體上升的動力,反而只集中在提膝的動作上。提膝意思是在起跳後,膝蓋快速提高令雙腳能及時落在跳箱上,而提膝主要用到髖屈肌羣,髖屈肌羣亦正正是臀大肌的對抗肌,若髖屈肌羣被過份強化,對抗肌(臀大肌)將難以有效使用。到頭來,輕則跳躍表現未能提升,重則下背因髂腰肌(髖屈肌羣之一)過勞而出現痛症。加上髂腰肌主要為穩定肌,它生出來不是進行爆發力活動,長期強迫穩定肌進行爆發性訓練最終只有一個結果:勞損性受傷。

文章提到一個很好的跳箱指標:起跳與著地時動作相同。例如起跳前作半深蹲動作,著地時亦應停於半深蹲動作。

教練分享:教練工作中,除了教授正確運動技巧外,發掘學員潛質,及提高運動自信心是與學員發展長久互信的關鍵。一個由小到大沒有跳過的學員認為自己不能跳躍,當你讓他/她認識到他/她可以做到自己不曾想過可以做到的事情時,你的角色就慢慢超越一個可有可無的教練。
http://strengthcoachblog.com/…/11/stop-the-box-jump-stupid…/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全心投入健身教練專業,分享健身及教學心得,為提升香港健身教練質素出一分力。
View all posts